環境管理政策
環境與能源管理
遠傳透過能源管理系統(ISO 50001)、環境管理系統(ISO 14001) 持續提升能資源使用效率,同步導入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1),系統性管理能源使用的負面環境衝擊,並訂定「遠傳環境暨能源政策」與「溫室氣體管理政策聲明」,作為遠傳管理各類環境衝擊之指引,期能在電信服務生命週期各階段落實節能與能效提升,參與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
遠傳依據「環境暨能源管理辦法」成立「環境暨能源管理組織」,落實本公司環境暨能源、水資源管理系統之有效運作。公司自 2011 年起逐步導入ISO國際標準提升管理機制,並訂有「環境暨能源管理政策」,據此提升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的環境管理意識,鼓勵客戶、供應商、承攬商、關鍵商業夥伴及併購對象,制定企業各營運據點的能源管理措施、推動節能行動方案與查核及驗證執行成效。針對我們的員工,則透過教育訓練和宣導環境政策等措施,提升員工對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認識、瞭解工作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支持公司推動環境永續發展目標。
為確保環境政策的有效推動,遠傳建立清晰的問責機制與授權制度。環境暨能源管理委員會為執行主體,成員涵蓋各部門主管與專業人員,負責統籌政策的規劃、落實與成效評估,並定期召開會議進行檢討與調整。各部門則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其所屬單位的環境績效,並需定期向委員會彙報進度,形成由上而下與部門橫向協作的管理架構。此外,遠傳鼓勵員工主動參與並提供建議,結合持續追蹤與內部培訓機制,強化政策的執行力與回饋修正能力。
同時遠傳認同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對環境政策的完善與實施至關重要,並透過多元管道促進參與與回饋。我們定期辦理諮詢會議與問卷調查,廣泛蒐集來自供應商、客戶、社區代表與環保組織等的意見,作為政策調整與執行優化的依據。相關政策與變更亦透過網站與年報公開揭露,並設置回饋管道供隨時提出建議。此外,亦與外部夥伴合作推動環保項目,強化社會參與並持續回應利害關係人的期待。
環境暨能源管理組織
遠傳接軌國際管理標準, 持續導入 ISO 14001 環境管理、ISO 50001 能源管理、 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訂定「遠傳環境暨能源政策」、「溫室氣體管理政策聲明」、「環境暨能源管理辦法」作為遠傳管理各類環境衝擊之指引;並依據「環境暨能源管理辦法」成立「環境暨能源管理組織」,落實本公司環境暨能源、水資源管理系統之有效運作。
環境管理系統
遠傳電信長期導入 ISO 14001 環境管理、ISO 50001 能源管理及 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 查,並進行外部查證。各項環境管理系統涵蓋範疇及成果如下。ISO 14001 主要目標為廢棄物回收率增加 2%、用水量減少 1%、基礎設施氣候變遷危害潛勢分析、供應鏈 ESG 永續風險自評 400 大供應商問卷回覆率 80%、供應商簽署生物多樣性承諾書達95%、電子帳單使用率達 87%;ISO 50001 目標為節電 596 萬度、外購 / 自建太陽能案場。
- 註1. 能源管理系統採用ISO 50001:2018 版本
- 註2. 溫室氣體盤查採用 ISO 14064-1:2018 版本及GHG Protocol,範圍包含遠傳電信、新世紀資通、和宇寬頻網路、全虹企業、德誼數位科技、鴻邁科技、數聯資安、遠時數位科技、遠欣、遠傳保險代理人、旭天能源、遠想原創、米神國際、博弘雲端科技、宏庭科技、富鴻網、遠播文創、FEIS、新勤、數位聯合( 開曼)、博弘( 新加坡)、宏庭( 馬來西亞)、亞太香港;上海耐斯靈科信息科技、數聯信息( 上海)、博弘( 香港)、宏庭( 香港)、領華等5 家公司已於2023 年因應金管會要求盤查2022 年數值,2025 年盤查2024 年則由於因應中國溫室氣體盤查規則,採用只盤查不查證,此五家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僅佔整體0.011%。
遠傳能源管理概覽
遠傳針對幾大耗能部門設定年度目標並推動節能方案,重點項目包含基地台、機房、門市、辦公大樓以及物流,逐步邁向能源轉型。
- 註1. EUI, Energy Use Intensity 建築耗電強度:用電度數 / 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 ( 單位:kWh/m 2・yr)
- 註2. Y24 未達標主要原因為納入亞太電信未保留站 6,000 多站年初用電;如未採計亞太電信電度數,Y24 遠傳電信結算 0.088 度百萬卡/GB,較 Y21 下降 50.3%
- 註3. 因2023 年12 月亞太合併,亞太全年EUI 較遠傳高1%,合計結算影響整體績效,後續將加強用電管制與節能計畫推動
ISO證書
廢棄物管理
1. 廢棄物分析與管理規範
遠傳透過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的導入與第三方驗證,盤點廢棄物使用情況,並辨識關鍵改善領域。根據盤點結果,本公司廢棄物總量為2,603.583公噸,其中主要為事業廢棄物(鉛蓄電池)為1,738.453公噸(佔廢棄物總量67%),此部分已100%委託經主管機關環境部許可清除、處理廠商辦理回收作業;一般廢棄物為285.147公噸(佔廢棄物總量11%),其中23%為可回收項目(廢紙及廢紙容器佔可回收項目77%、廢塑膠容器佔可回收項目17%),77%為不可回收廢棄物,均已委託經主管機關許可之清除、處理廠商辦理相關回收處理作業,其他事業廢棄物(光纜/銅纜)與非有害事業廢棄物為579.983公噸 (佔廢棄物總量22%),亦已委託愛立信及經主管機關許可之清除、處理廠商辦理相關回收處理作業。此外,一般廢棄物目前例行進行項目為自有據點廢棄物的每日統計及回報、舊家具員工拍賣捐贈。
以上分析顯示,本公司廢棄物以鉛蓄電池佔大宗,此部分係提供機房/基地台UPS/SMR設備持續運轉使用,本公司已開始評估其他更環保電池如鋰鐵電池使用之可行性,若確認鋰鐵電池之安全性無虞將分階段進行汰換作業;一般廢棄物持續進行每日統計及回報,落實垃圾減量與提升回收率,由同仁進行第一次分類,並於辦公處所內之集中回收區域再由委外清潔廠商進行第二次分類,避免分類錯誤且可提升回收比例,另外將於每年定期宣導資源回收之教育訓練,讓同仁共同參與。
2. 廢棄物減量目標、行動與教育訓練
本公司在一般廢棄物的部分,持續推動垃圾減量及提升資源回收率,2024年訂定一般廢棄物人均比減少2%之目標且實際已達標,2025年已訂定不可回收廢棄物零成長,可回收廢棄物回收率增加2%之目標;並於每年第四季推動全員環境永續教育訓練,提升同仁環境永續觀念及廢棄物減量與分類之正確觀念,並透過以下幾項主題活動進行減量作業。
- 各資產管理單位配合採購單位,於進行設備報廢時洽詢廠商針對不同設備評估回收可行性,提升各項設備配件再次利用,減少廢棄物產出。
- 衛生紙耗材:盤點並推廣衛生紙丟馬桶,減少廢棄物產生
- 員工家具拍賣:廢棄家具以低價出售給員工,減少廢棄物產生與清運,並互惠有需求的員工。
- 馬克杯取代瓶裝水: 於辦公室處所不再提供一次性紙杯及瓶裝水,改以公司提供馬克杯模式
- 加強廢紙及廢紙容器回收: 廢紙及廢紙容器佔一般廢棄物可回收項目的77%,本公司已設定所有事務機器印出紙張為雙面列印、鼓勵同仁進行資料電子化,減少紙張列印,提升廢紙容器回收率
- 影印耗材回收予耗材廠商
3. 攜手價值鏈落實廢棄物循環創新與管理
循環經濟策略與行動:
除以上廢棄物減量與管理措施外,遠傳也致力於透過與供應商和商業夥伴合作推動創新及研發,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遠傳電信身為永續領導品牌,每年數百億的採購金額及數千家的供應鏈夥伴,正是我們建立循環經濟韌性供應鏈的最佳契機,將遠傳退役之堪用設備賦予重生機會。期待此循環經濟平台的建立,帶動上下游價值鏈夥伴展開循環經濟的創新思維,將遠傳電信供應鏈打造為環境永續、共榮發展的最佳典範。
1. 整合資源與廢棄物回收管理:因應與亞太電信之合併,遠傳電信積極推動整體網路涵蓋優化與節能減碳目標。於2024年完成涵蓋範圍重疊之基地台整併與拆除作業,藉由整併減少資源重複浪費及電力耗能,並回收可再利用之設備與材料。進一步於2025年啟動固網機房傳輸網路重複路由纜線之拆除工程,預計全年拆除長度達960公里,總重超過360噸。 拆除作業將依據遠傳電信既有之纜線建設與維護標準作業流程進行,包含數量提報、人員現場監督、清運拍照記錄、及運送至合法廢棄物處理商進行回收與處理。透過各項作業控制點之嚴謹管理,有效追蹤廢棄物流向,杜絕非法傾倒行為,實踐環境永續與資源循環利用之承諾。
2. 創新設備採購與碳足跡減量:2024年,遠傳電信積極導入340套先進的 Ericsson(愛立信)雙頻及三頻無線通訊設備。其中,全新三頻三扇區無線單元在設計上實現重大突破:裝置重量較舊型設備減少82%,體積縮小87%,平均日耗電量則降低69%。此舉除大幅降低部署與維運成本,亦對整體碳足跡之減少貢獻良多,並隨著設備規模擴大,有效促進站台設施簡化與永續發展。 作為遠傳電信主要之電信設備供應商,Ericsson 積極推動環境友善及循環經濟策略,對於退役設備之回收處理具備完善機制,相關措施包括:
A. 分類與再利用(Refurbishment) 針對回收設備進行狀況評估,若符合條件,將進行維修並重新投入使用。
B. 材料回收(Recycling) 對無法再使用之設備進行拆解,依材質分離金屬、塑膠與電子零件,並交由符合環保規範(如 ISO 14001)之合格回收商處理,確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C. 數據安全與責任銷毀(Responsible Destruction) 所有回收設備在處理前將徹底清除客戶資料,保障資訊安全。對於無法修復或具有安全風險之元件,則執行責任銷毀程序。 Ericsson 同時設有「永續產品管理(Sustainable Product Management)」政策,涵蓋產品從設計階段、生命週期管理至退役後之回收再利用,全面貫徹環保、減碳與永續發展理念。
3. 遠傳電信於2022-2024年舉辦三場與循環經濟議題相關的工作坊:
2022年:「攜手供應商·啟動循環經濟 創新價值鏈工作坊」 |
廣邀手機、網路設備、電腦周邊及設施類的供應商夥伴,包括台灣愛立信、台灣諾基亞、台達電子 等30家企業參與工作坊,透過深度溝通、討論及發想,期待藉由各供應商核心專項能力,共創循環 經濟的機會與模式。 |
2023年: 循環經濟工作坊 |
邀集內部單位參加循環經濟的培力課程,透過分組討論,最終發想出五項創新的循環經濟解方, 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進一步減少碳排放,並為實現淨零目標盡一份心力。 |
2024: 永續治理工作坊 |
為打造低碳永續供應鏈,遠傳電信邀請旗下供應商共同參「永續治理工作坊」,由專業永續顧問專 家分享國際最新永續理念及趨勢(含循環經濟議題),並為供應商夥伴進行個別輔導諮詢,協助供應 商邁向淨零轉型。 |
4. 除了舉辦工作坊,遠傳電信亦從2022年起,開始於供應商ESG風險評鑑問卷中加入「循環經濟」題組,以利遠傳電信了解供應商管理現況,並挖掘潛在合作機會。
5. 遠傳推動CARED-Circular Economy計畫,在2023年建置「循環經濟共享平台(Shared Platform)」,由遠傳將汰役且堪用的IT設備、廢電池、發電機、冰水主機放上共享平台,媒合供應商選購進行再利用,達到循環經濟之效;遠傳循環經濟平台網址為: https://www.fetnet.net/content/cbu/tw/digital-services/Sharing-Platform.html?_ga=2.218973529.1566309839.1755219054-1130389902.1718086933。
6. 遠傳首創「智慧型換電式號誌不斷電系統」,回收汰役的動力電池轉作為交通號誌的電力來源,截至2024 年12月,已陸續在台北市、嘉義市、高雄市共286處路口導入,成為公司投入循環經濟的具體成果,這也是台灣將汰役電池應用在不斷電系統的首例。
4. 廢棄物流向與整合性管理
遠傳電信一般廢棄物之81%(203.68公噸)焚化(發電)處理、19%(47.50公噸)回收處理,故一般廢棄物分流率(Waste diversion from landfill)達100%。有害及非有害事業廢棄物則依據環境部事業廢棄物申報量統計年報之全國事業廢棄物產出情況,再利用29.85%(365.54公噸)、處理後處理51.30%(628.21公噸),及掩埋18.85%(230.84公噸),故廢棄物分流率達81.15%,以上數據皆經獨立第三方機構<青山永續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完成確信。 此外,遠傳在2022年即參與「愛立信全球電信設備環保回收服務計畫」(Ericsson Global Product Take-Back Program)」,基地台電信設備廢棄物分流率(Waste diversion from landfill)達100%(回收比例95.63%、再利用比例4.2%、焚化發電處理比例0.17%,掩埋處理比例0%),此數據由Ericsson提供,並經獨立第三方機構驗證;根據Ericsson所提供之數據,台灣廢棄物分流率(100%)係高於全球平均的98%(回收及掩埋的比例分別為98%和2%)。
除自身減量外,遠傳電信也導入整合性的回收計畫,透過採購單位與紙張類、金屬類、電池類、纜線類的一般/有害廢棄物廠商積極開展溝通合作,了解其處置情況,確保在整個價值鏈當中落實零廢棄物掩埋。
水資源管理
1. 水資源使用分析與監控
為了進一步提升用水效率,遠傳電信實施全面性的水使用評估,持續地監測主要營運據點的水質及水量,每月依統計數據掌握用水增減情形;本公司用水以「空調用水」為大宗(佔總用水量81.61%),「民生用水」次之(佔總用水量18.39%),公司將這二項列為節水的重點面向。
本公司以其中一個據點作為先行示範場域,推行高效水利用方案。這些方案的成效經由定期數據收集和效能指標監控進行評估,並有導入ISO 46001水資源管理系統進行改進,以確保各據點能夠持續提升水效率。
2. 節水目標、行動與教育訓練
本公司推動節水及提升水資源效率的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並以每年用水量較前一年度減少 1%為目標:
- 水資源風險評估及管理:本公司已進行價值鏈的評估,確定對水資源依賴度高或容易受水質、水量影響的部位,並使用適當工具進行水資源風險分析。
- 水資源的回收再利用與節約:透過定期設備更新提收水資源使用效率、降低系統排水損失並增加回收水量。例如,裝置冷凝水回收系統於空調系統中,可重複使用大量冷卻用水。
- 智慧水資源管理系統:利用本公司電信業優勢之4G、5G、區塊鏈資通訊技術、物聯網平台及雲端運算分析工具等,開始評估建構智慧水資源管理系統,提升用水效率並應變水患。
- 省水措施:使用透過省水標章用水器材、於適當場所設置雨水貯留系統達到用水減量,並與回收冷卻水作為廁所沖廁用水或植物澆灌使用,以達到水資源最佳回收效率及永續利用。
- 落實全員參與教育訓練:於每年第四季舉行環境永續相關課題之全員參與教育訓練,內容包含但不限於氣候變遷、節能、節水、減少廢棄物、生物多樣性等議題。
3. 水資源管理與水資源回收再利用
除了節水相關措施外,遠傳亦致力於改善廢水品質。我們在指定據點導入不同的專案,包含「空調用水逐年減少結垢抑制劑,僅保留殺菌抑藻之氯錠添加」、 「廢水澆花」;以及日行性執行之「冷卻水塔節水計畫」、「提升用水指標(WUE)成效」等計畫。
本公司主要廢水來源為空調廢水,為改善廢水品質,已採取以下措施:
- 分階段調整空調設備水處理模式,逐漸減少空調用水加藥之比例:空調化學水處理逐年降低可使冷卻水排放水量減少,達到廢水排放減量及品質改善,氯錠主要成分為殺菌良好的次氯酸,可減少因陽光照射之分解產生殺菌功能較差之次氯酸根
- 於特定場所空調廢水再利用為廁所沖廁用水及植物澆灌使用
- 定期檢測空調水塔水質,須符合法規要求
- 針對新建大樓設置雨水回收系統,做為廁所沖廁用水及植物澆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