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共創

供應商永續管理

永續供應鏈成果
遠傳電信積極回應國際供應鏈永續管理的趨勢,特於2021 年設定了 2022 年的永續工作目標( 詳如2021 遠傳永續報告書 42 頁),在採購及跨部門同仁共同合作努力下,採購處取得的非常豐碩的五大成果。具體說明如下


遠傳為完善供應商管理,以門檻管理、常態管理、合規管理三大面向
共16 項管理措施提高管理強度。


遠傳電信於 2022 年通過 ISO 20400 「永續採購指南」之第三方審查,為台灣首家通過第三方認證電信業者,並開始以ISO 20400 準則進行永續供應鏈管理。 遠傳建立四大策略方向,並分別規劃目標,因應國際永續管理趨勢,接軌國際供應鏈管理協會 ISM 之永續指導原則,修訂「遠傳電信供應鏈永續管理政策」,持續將影響力擴及遠傳關鍵供應商及其他一階供應商。為提升採購同仁供應鏈永續管理作為,在年度績考核效中訂定各項指標完成度之考核目標,並在考核總成績中,以不同比重與年終獎勵制度連結,2022 年更委請外部顧問提供同仁7 次內部永續教育訓練課程,如循環經濟、ISO 20400、ISO 14064-1、 SBTi 供應鏈碳盤查、TCFD 與 生物多樣性等7 項ESG 相關課程,總訓練時數達221.5 小時,以同步提升遠傳內部採購人員之永續賦能。

 
永續風險評鑑
遠傳針對所有新進供應商進行ESG 風險量化評鑑,2022 年共294 家新供應商接受ESG 評鑑[7],評鑑結果共有37 家未達及格60 分,截至 2023 年3 月底共有4家已完成改善,未改善之33 家已以停權處置無法與遠傳進行交易,直至改善為止。
為擴大評鑑強度與鑑別度,遠傳透過第三方顧問勤業眾信的協助設計永續自評問卷,以永續治理、供應商管理、環境管理、勞工權益、社會影響等五大管理面向,逐年提高評鑑指標項目,2022 年已增進至 28 個指標,且每個指標有3-6 小題,總共108 題的問卷進行供應商永續風險評鑑,同時供應商須提供佐證文件,由第三方顧問透過書面審查方式確認資料可信度,2022 年共完成350 家評鑑,接受評鑑之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占年度總採購金額93.7%。

2022 年共鑑別出14 家高風險廠商,主要風險集中在保密協議、智慧財產權保護及勞工權益等相關風險,包含業務行銷類1 家、裝置類3 家和資通訊整合10 家。遠傳已針對高風險廠商訂定相關改善計畫並要求改善,至2023 年1 月已全數回覆,並經遠傳及第三方顧問完成確認有符合改善要求,改善比例100%。遠傳亦將安排所有高風險供應商進行2023 年審查已確認實質改善情形。遠傳電信亦針對投標廠商導入採購系統ESG 風險評鑑選商制度註,凡300 萬以上 SOP 規範之標案全面啟動ESG 風險篩選。2022 共完成298 件,占年度採購金額( 扣除獨家美商蘋果採購金額)62.14%。
供應商永續審查分析結果


高風險廠商分析結果
供應商年度執行績效評鑑結果

遠傳每年進行年度供應商例行年度績效評鑑與審查。2022 供應鏈績效評鑑沿用2021 年之12 大類供應商,惟受評廠商增加至228 家,總採購金額仍維持95%。評鑑中同樣納入ESG 權重,並將過去25% 的權重提高至30%,強化ESG 之重要性。年度評鑑分數較前年度落後5% 以上且分數低於70 分的供應商,將被列為優先輔導對象,必須執行改善計畫並給予二次評鑑。1家不及格的廠商,已以停權處置列為不得交易對象。評鑑結果於採購系統通知供應商並於供應商大會公開及表揚。

供應商ESG實地訪查

遠傳自2016 年起每年安排ESG 實地訪查,以一階關鍵供應商為主,再依當年需求增加重要供應商或二階關鍵供應商執行實地訪查,以擴大供應鏈ESG 查核範圍,並確保供應商在日常營運中具體落實對於永續發展的承諾。訪查方式包括遠傳電信自主訪查,以及第三方專家訪查兩種。因應COVID-19 影響,2022 年共完成75 家。第三方查核30 家,遠傳自主查核45 家。在遠傳自主訪查部分,為強化評鑑一致性,採用與年度風險評鑑同樣的審查標準進行查驗,經過多年的實地查核,受查核廠商之ESG 永續分數亦有逐漸提高的趨勢, 2021 年的平均分數為 65.1 分, 2022 年的平均分數為 69.1 分,顯示遠傳已展現永續供應鏈管理的成果。



 
供應商永續經營自主聲明
遠傳規範所有供應商皆須在規範期程內完成簽署誠信經營同意書與供應商永續經聲明書,2022 年新進供應商簽署率達100% ( 共216 家),一階關鍵供應商簽署率達100%( 共72家)。在兩百大供應商部分,簽署供應商永續經營自主聲明書家數為197 家,回覆率達98.5%,超過年度設定目標95%,占年度總採購金額96.6%。

 
未來展望
2023 年遠傳電信將深入各項永續管理議題,並針對約40 家主要供應商展開溫室氣體盤查的稽核工作,期待藉由遠傳的影響力,以五大主軸打造永續韌性供應鏈,並完成各項永續管理工作。